网站首页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学术成果 -> 正文

马建中教授、吕斌教授团队在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发表论文:一种具有优异热功能和耐用性的可穿戴织物用于人体热管理

发布日期:2023-05-13   作者:唐立涛  点击量:

研究背景

寒冷气候中,维持人体温度相对恒定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传统的加热策略(暖气、空调和火炉等)会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并产生CO2,加剧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。人体热量的50%以红外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,倘若能够提升衣物的红外热辐射拦截能力,就可实现人体皮肤的升温。被动式制热织物通过抑制人体热辐射耗散,同时捕获阳光进行光热转换,对人体皮肤微环境进行加热,具有高效、节能的优点。当前性能优异的辐射制热面料多以聚合物为基材,如纳米多孔聚乙烯等,存在来源有限和耐用性差的问题。因此,选用来源广泛的柔性基材开发长久耐用的辐射制热织物亟待解决。


研究内容

鉴于此,陕西科技大学马建中教授、吕斌教授团队以亲肤舒适的棉织物为基材,通过在棉纤维表面原位生长聚吡咯(PPy)、并在其背侧组装银纳米线(AgNWs),随后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(PDMS),构筑了一种具有不对称结构的辐射制热棉织物(ANCPS),并将其应用到人体热管理(图1)。ANCPS外侧PPy的高光捕获能力,确保其优异的光热效率。内侧形成的致密AgNWs网络能够将大部分人体热辐射反射回人体皮肤,赋予ANCPS优异的辐射制热性能。PPy和棉纤维的羟基之间形成的大量氢键及PDMS的涂覆保证了ANCPS的长久耐用性。


图1(a)ANCPS的制备示意图;(b-e)ANCPS的光热转换(b)、辐射制热(c)、电加热(d)和耐用性(e)的示意图


织物的辐射制热性能取决于其对人体热辐射的截留能力。人体皮肤发射的热辐射大多集中在9.5 μm左右,因此测试了ANCPS中红外波段(7-17 μm)的反射率。ANCPS的中红外反射率为76.3%(图2a),表明ANCPS可以将大部分人体热辐射反射回人体皮肤从而实现辐射制热。模拟皮肤测试(图2c)和人体皮肤测试(图2d)均证明ANCPS具有优异的辐射制热效果。


图2(a)ANCPS和棉织物的中红外反射率;(b)辐射制热测试装置示意图;(c)模拟皮肤测试ANCPS的辐射制热效果;(d)人体皮肤测试ANCPS的辐射制热效果;(e)ANCPS和棉织物覆盖人手掌的红外热成像照片;(f)ANCPS辐射制热原理图


将可再生的阳光转化为热量,对户外人体热舒适性意义重大。高的太阳光谱吸收率是实现高光热转换的关键。ANCPS的平均太阳光谱吸收率为97.4%,而棉织物的仅为11.9%(图3a),表明ANCPS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。氙灯模拟(图3c)和室外晴天(图3g)或阴天(图3h)光热升温测试表明,ANCPS相较于棉织物均具有更好的光热转换效果。


图3(a)ANCPS的太阳光谱吸收率;(b)光热转换性能测试装置示意图;(c)氙灯照射下ANCPS的光热转换性能;(d-e)氙灯照射下棉织物(d)和ANCPS(e)的红外热成像照片;(f)ANCPS的光热循环稳定性;(g-h)ANCPS在晴天(g)和阴天(h)的光热转换性能


经过多次磨损、弯曲和洗涤,ANCPS仍然保留高的太阳光谱吸收率和中红外反射率(图4),表明其具有长久耐用性。此外,ANCPS还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、自清洁和可穿戴性能。上述特性确保了ANCPS作为辐射制热织物的多场景应用。该研究为实现理想的人体热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,并有望助力对缓解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。


图4(a-c)ANCPS在磨损(a)、弯曲(b)和洗涤(c)后的太阳光谱吸收保持率;(d-f)ANCPS在磨损(d)、弯曲(e)和洗涤(f)后的中红外反射保持率


该成果以“A wearable textile with superb thermal functionalities and durability towards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”为题于国际期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发表。第一作者为陕西科技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唐立涛,通讯作者为陕西科技大学吕斌教授、高党鸽教授和马建中教授。


文章信息

Litao Tang, Bin Lyu*, Dangge Gao*, Zhangting Jia, Jianzhong Ma*,A wearable textile with superb thermal functionalities and durability towards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[J].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, 465: 142829.DOI: 10.1016/j.cej.2023.142829.

文章连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3.142829